•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是助手更是诤友 AI 入场 「挑战」 基金经理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三星电子开始年度高管调整 卢泰文已被任命为联席CEO

三星电子开始年度高管调整 卢泰文已被任命为联席 CEO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美俄被曝闭门会谈,欧洲要求参与!匈牙利外长:欧盟领导层对俄乌冲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美俄被曝闭门会谈,欧洲要求参与!匈牙利外长:欧盟领导层对俄乌冲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人形机器人工业化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 ETF 易方达 (159530) 助力把握产业未来发展机遇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广告
利好来了 这类新能源车正式纳入政府采购!(附股)

利好来了 这类新能源车正式纳入政府采购!(附股)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沃尔玛财报即将出炉,假日季前消费风向引关注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 月 21 日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美联储哈马克警告:进一步降息会引发广泛风险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商务部最新发声!「望荷方尽快采取实际行动」

商务部最新发声!「望荷方尽快采取实际行动」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美股 AI 行情进入 「换挡期」? 华尔街三季度频繁调整科技股筹码

2025 年 11 月 21 日
OpenAI正式上线ChatGPT群聊:最多可邀请20人,AI参与头脑风暴

OpenAI 正式上线 ChatGPT 群聊:最多可邀请 20 人,AI 参与头脑风暴

2025 年 11 月 21 日
9月非农「虚假繁荣」难掩就业市场疲软,美联储12月降息陷拉锯战

9 月非农 「虚假繁荣」 难掩就业市场疲软,美联储 12 月降息陷拉锯战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绿色期货品种扩容空间广阔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五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是助手更是诤友 AI 入场 「挑战」 基金经理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我们不会轻易被 AI(人工智能) 取代,但很可能会被率先使用 AI 的人取代。」 一位头部公募机构人士对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这折射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对人工智能潮涌的思考与布局。

  今年以来,DeepSeek 等大模型火爆出圈,不仅席卷科技界,也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场 「AI 落地应用竞赛」。喧嚣之下,一个核心问题亟待解答:这究竟是一场迫于压力的技术跟风,还是一次源于内在的破局重生?

  《证券日报》 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业内人士发现,业界答案高度一致——AI,早已不是一道 「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 「必答题」。比较有趣的是,对于尚未完全摆脱明星基金经理 「依赖」 的公募基金行业而言,AI 如今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 「挑战者」 角色。而且,从双方 「对战」 案例结果来观察,AI 与基金经理的 「良性博弈」,正成为抬升整个行业投研能力基线的关键力量。

  内在需求驱动

  驱动公募机构纷纷拥抱 AI 的,并非技术光环,而是破解行业深层痛点的迫切需求。正如天弘基金相关人士所言:「AI 不是跟风,而是破局。」

  在兴业基金看来,资产管理行业高度依赖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对先进的 AI 技术有着极大需求。

  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进一步阐释了这种需求的紧迫性:「近年来,行业面临着效率提升、风险控制、服务创新等多重挑战,传统业务模式亟待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通过 AI 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推动流程自动化,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天弘基金这样服务数亿客户、管理万亿元资产的机构而言,AI 的驱动更为具体。该公司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传统模式下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高,这是典型的 『规模不经济』,AI 让公司实现了 『智能规模化』,用技术把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服务能力,而不是让规模成为包袱。」

  事实上,这种由真实业务需求驱动的创新,源于持续数年的深耕。博时基金自 2018 年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起,便前瞻性地布局 AI,并于 2023 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诺安基金早在 3 年前就开启了 AI 技术的沉淀之路;兴业基金则在 2021 年就开始建设基于 NLP(自然语言处理) 技术的智能投研平台,并于 2023 年推出自研的 「兴小二」AI 债券交易机器人。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公司对 AI 的布局始终基于真实业务需求驱动,是注重实效的战略选择。」 博时基金智能因子配置系统自 2022 年投入应用以来,在核心股票池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便是技术赋能价值的明证。

  AI 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随着 AI 逐渐渗透至基金公司的投研、营销、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条线,基金投研能力不断升级。这体现在两方面:AI 既是赋能增效的 「助手」,也是挑战固有思维的 「诤友」。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过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模式面临严峻考验。AI 的应用,为破解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参考路径。

  在主动管理领域,AI 是得力助手。天弘基金旗下的 TIRD 平台 (天弘智能研究及决策系统) 和弘思大模型,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从产业链异动识别机会;中欧基金基于深度学习的利率预测模型,在拐点预判上展现出可量化的优势;德邦基金自研的 「海纳百川」 大模型聚合平台,支持实现多模型并行调用,辅助投研人员快速处理数据信息。

  不过,AI 这位可靠的助手,有时也会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AI 决策信号与基金经理判断相悖的情况确实存在,这正是 AI 的价值所在。」 天弘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在今年 3 月份机器人概念火热时,TIRD 平台基于多维度模型发出过热预警,这种 「不一致」 最终帮助投资团队规避了风险,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保护。

  AI 促使基金经理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审视那些可能被人类直觉或经验忽略的潜在风险与机会。这种 「人机博弈」 并非对立,而是协同进化的开始。上述天弘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这种 『人机博弈』,是提升投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 『AI+HI(人类智慧)』 的最佳体现。」

  在被动投资领域,AI 则化身为 「效率提升工具」。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借助大模型强大的推理与代码生成能力,可高效支持策略回测流程,例如辅助完成固收指数组合的分层抽样构建及回测分析,实现被动组合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盛况之下,亦有隐忧。当 AI 这把 「利器」 愈发深入行业核心时,数据安全与模型可靠性便成了必须严守的底线。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目前的 AI 模型仍然存在数据泄露、合规风险、模式未充分验证等问题,这也是行业共识。」

  兴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是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多源异构数据普遍存在口径不一、更新不同步、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叠加数据延迟或缺失,极易引发 AI 模型分析偏差,导致误判与决策失误。另一方面,金融数据高度敏感,涉及客户隐私、交易行为等,如何在保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跨系统数据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肩负普惠金融使命、关系千家万户资产安全的公募基金而言,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是 AI 应用的绝对前提。实践中,各家公募机构正积极构建严密的防护网。天弘基金建立了贯穿源头、过程、决策的全链条多层次管控体系,通过数据溯源、「双轨验证」 等手段,确保 AI 结论的可靠性,且复杂判断和关键决策必须人工介入。

  诺安 AI 平台则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该平台通过统一网关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数据过滤与操作审计,结合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敏感级别的数据采取差异化防护策略。针对业务敏感数据,严格限定使用内部模型进行处理,从数据流转到模型应用全链路规避安全风险。」

  展望未来,AI 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应用图景将如何演变?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描绘了愿景:「AI 赋能有望将人们从信息搜集、数据整理等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最宝贵的时间和脑力集中在真正的价值创造上——识别关键矛盾、作出清晰判断。」

  德邦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 AI 应用仍处于探索时期,未来有望在构建垂直领域大模型能力、AI 与投研方法论的融合、跨机构数据协作等方面全面升维。

  易方达基金在 AI 人才储备上的实践值得借鉴,其团队中具备 AI 投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占比已超过 90%。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表示:「只有技术实现、业务理解与合规意识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金融 AI 创新。」

  这场技术变革的终点将是人与技术的共同进化——AI 与基金经理的博弈与共赢,将持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是助手更是诤友 AI 入场 「挑战」 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我们不会轻易被 AI(人工智能) 取代,但很可能会被率先使用 AI 的人取代。」 一位头部公募机构人士对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这折射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对人工智能潮涌的思考与布局。

  今年以来,DeepSeek 等大模型火爆出圈,不仅席卷科技界,也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场 「AI 落地应用竞赛」。喧嚣之下,一个核心问题亟待解答:这究竟是一场迫于压力的技术跟风,还是一次源于内在的破局重生?

  《证券日报》 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业内人士发现,业界答案高度一致——AI,早已不是一道 「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 「必答题」。比较有趣的是,对于尚未完全摆脱明星基金经理 「依赖」 的公募基金行业而言,AI 如今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 「挑战者」 角色。而且,从双方 「对战」 案例结果来观察,AI 与基金经理的 「良性博弈」,正成为抬升整个行业投研能力基线的关键力量。

  内在需求驱动

  驱动公募机构纷纷拥抱 AI 的,并非技术光环,而是破解行业深层痛点的迫切需求。正如天弘基金相关人士所言:「AI 不是跟风,而是破局。」

  在兴业基金看来,资产管理行业高度依赖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对先进的 AI 技术有着极大需求。

  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进一步阐释了这种需求的紧迫性:「近年来,行业面临着效率提升、风险控制、服务创新等多重挑战,传统业务模式亟待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通过 AI 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推动流程自动化,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天弘基金这样服务数亿客户、管理万亿元资产的机构而言,AI 的驱动更为具体。该公司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传统模式下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高,这是典型的 『规模不经济』,AI 让公司实现了 『智能规模化』,用技术把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服务能力,而不是让规模成为包袱。」

  事实上,这种由真实业务需求驱动的创新,源于持续数年的深耕。博时基金自 2018 年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起,便前瞻性地布局 AI,并于 2023 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诺安基金早在 3 年前就开启了 AI 技术的沉淀之路;兴业基金则在 2021 年就开始建设基于 NLP(自然语言处理) 技术的智能投研平台,并于 2023 年推出自研的 「兴小二」AI 债券交易机器人。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公司对 AI 的布局始终基于真实业务需求驱动,是注重实效的战略选择。」 博时基金智能因子配置系统自 2022 年投入应用以来,在核心股票池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便是技术赋能价值的明证。

  AI 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随着 AI 逐渐渗透至基金公司的投研、营销、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条线,基金投研能力不断升级。这体现在两方面:AI 既是赋能增效的 「助手」,也是挑战固有思维的 「诤友」。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过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模式面临严峻考验。AI 的应用,为破解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参考路径。

  在主动管理领域,AI 是得力助手。天弘基金旗下的 TIRD 平台 (天弘智能研究及决策系统) 和弘思大模型,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从产业链异动识别机会;中欧基金基于深度学习的利率预测模型,在拐点预判上展现出可量化的优势;德邦基金自研的 「海纳百川」 大模型聚合平台,支持实现多模型并行调用,辅助投研人员快速处理数据信息。

  不过,AI 这位可靠的助手,有时也会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AI 决策信号与基金经理判断相悖的情况确实存在,这正是 AI 的价值所在。」 天弘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在今年 3 月份机器人概念火热时,TIRD 平台基于多维度模型发出过热预警,这种 「不一致」 最终帮助投资团队规避了风险,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保护。

  AI 促使基金经理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审视那些可能被人类直觉或经验忽略的潜在风险与机会。这种 「人机博弈」 并非对立,而是协同进化的开始。上述天弘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这种 『人机博弈』,是提升投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 『AI+HI(人类智慧)』 的最佳体现。」

  在被动投资领域,AI 则化身为 「效率提升工具」。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借助大模型强大的推理与代码生成能力,可高效支持策略回测流程,例如辅助完成固收指数组合的分层抽样构建及回测分析,实现被动组合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盛况之下,亦有隐忧。当 AI 这把 「利器」 愈发深入行业核心时,数据安全与模型可靠性便成了必须严守的底线。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目前的 AI 模型仍然存在数据泄露、合规风险、模式未充分验证等问题,这也是行业共识。」

  兴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是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多源异构数据普遍存在口径不一、更新不同步、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叠加数据延迟或缺失,极易引发 AI 模型分析偏差,导致误判与决策失误。另一方面,金融数据高度敏感,涉及客户隐私、交易行为等,如何在保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跨系统数据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肩负普惠金融使命、关系千家万户资产安全的公募基金而言,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是 AI 应用的绝对前提。实践中,各家公募机构正积极构建严密的防护网。天弘基金建立了贯穿源头、过程、决策的全链条多层次管控体系,通过数据溯源、「双轨验证」 等手段,确保 AI 结论的可靠性,且复杂判断和关键决策必须人工介入。

  诺安 AI 平台则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该平台通过统一网关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数据过滤与操作审计,结合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敏感级别的数据采取差异化防护策略。针对业务敏感数据,严格限定使用内部模型进行处理,从数据流转到模型应用全链路规避安全风险。」

  展望未来,AI 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应用图景将如何演变?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描绘了愿景:「AI 赋能有望将人们从信息搜集、数据整理等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最宝贵的时间和脑力集中在真正的价值创造上——识别关键矛盾、作出清晰判断。」

  德邦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 AI 应用仍处于探索时期,未来有望在构建垂直领域大模型能力、AI 与投研方法论的融合、跨机构数据协作等方面全面升维。

  易方达基金在 AI 人才储备上的实践值得借鉴,其团队中具备 AI 投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占比已超过 90%。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表示:「只有技术实现、业务理解与合规意识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金融 AI 创新。」

  这场技术变革的终点将是人与技术的共同进化——AI 与基金经理的博弈与共赢,将持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是助手更是诤友 AI 入场 「挑战」 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73)

YOU MAY ALSO LIKE

美联储哈马克警告:进一步降息会引发广泛风险

美股 AI 行情进入 「换挡期」? 华尔街三季度频繁调整科技股筹码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我们不会轻易被 AI(人工智能) 取代,但很可能会被率先使用 AI 的人取代。」 一位头部公募机构人士对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这折射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对人工智能潮涌的思考与布局。

  今年以来,DeepSeek 等大模型火爆出圈,不仅席卷科技界,也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场 「AI 落地应用竞赛」。喧嚣之下,一个核心问题亟待解答:这究竟是一场迫于压力的技术跟风,还是一次源于内在的破局重生?

  《证券日报》 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业内人士发现,业界答案高度一致——AI,早已不是一道 「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 「必答题」。比较有趣的是,对于尚未完全摆脱明星基金经理 「依赖」 的公募基金行业而言,AI 如今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 「挑战者」 角色。而且,从双方 「对战」 案例结果来观察,AI 与基金经理的 「良性博弈」,正成为抬升整个行业投研能力基线的关键力量。

  内在需求驱动

  驱动公募机构纷纷拥抱 AI 的,并非技术光环,而是破解行业深层痛点的迫切需求。正如天弘基金相关人士所言:「AI 不是跟风,而是破局。」

  在兴业基金看来,资产管理行业高度依赖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对先进的 AI 技术有着极大需求。

  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进一步阐释了这种需求的紧迫性:「近年来,行业面临着效率提升、风险控制、服务创新等多重挑战,传统业务模式亟待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通过 AI 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推动流程自动化,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天弘基金这样服务数亿客户、管理万亿元资产的机构而言,AI 的驱动更为具体。该公司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传统模式下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高,这是典型的 『规模不经济』,AI 让公司实现了 『智能规模化』,用技术把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服务能力,而不是让规模成为包袱。」

  事实上,这种由真实业务需求驱动的创新,源于持续数年的深耕。博时基金自 2018 年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起,便前瞻性地布局 AI,并于 2023 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诺安基金早在 3 年前就开启了 AI 技术的沉淀之路;兴业基金则在 2021 年就开始建设基于 NLP(自然语言处理) 技术的智能投研平台,并于 2023 年推出自研的 「兴小二」AI 债券交易机器人。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公司对 AI 的布局始终基于真实业务需求驱动,是注重实效的战略选择。」 博时基金智能因子配置系统自 2022 年投入应用以来,在核心股票池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便是技术赋能价值的明证。

  AI 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随着 AI 逐渐渗透至基金公司的投研、营销、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条线,基金投研能力不断升级。这体现在两方面:AI 既是赋能增效的 「助手」,也是挑战固有思维的 「诤友」。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过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模式面临严峻考验。AI 的应用,为破解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参考路径。

  在主动管理领域,AI 是得力助手。天弘基金旗下的 TIRD 平台 (天弘智能研究及决策系统) 和弘思大模型,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从产业链异动识别机会;中欧基金基于深度学习的利率预测模型,在拐点预判上展现出可量化的优势;德邦基金自研的 「海纳百川」 大模型聚合平台,支持实现多模型并行调用,辅助投研人员快速处理数据信息。

  不过,AI 这位可靠的助手,有时也会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AI 决策信号与基金经理判断相悖的情况确实存在,这正是 AI 的价值所在。」 天弘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在今年 3 月份机器人概念火热时,TIRD 平台基于多维度模型发出过热预警,这种 「不一致」 最终帮助投资团队规避了风险,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保护。

  AI 促使基金经理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审视那些可能被人类直觉或经验忽略的潜在风险与机会。这种 「人机博弈」 并非对立,而是协同进化的开始。上述天弘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这种 『人机博弈』,是提升投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 『AI+HI(人类智慧)』 的最佳体现。」

  在被动投资领域,AI 则化身为 「效率提升工具」。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借助大模型强大的推理与代码生成能力,可高效支持策略回测流程,例如辅助完成固收指数组合的分层抽样构建及回测分析,实现被动组合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盛况之下,亦有隐忧。当 AI 这把 「利器」 愈发深入行业核心时,数据安全与模型可靠性便成了必须严守的底线。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目前的 AI 模型仍然存在数据泄露、合规风险、模式未充分验证等问题,这也是行业共识。」

  兴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是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多源异构数据普遍存在口径不一、更新不同步、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叠加数据延迟或缺失,极易引发 AI 模型分析偏差,导致误判与决策失误。另一方面,金融数据高度敏感,涉及客户隐私、交易行为等,如何在保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跨系统数据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肩负普惠金融使命、关系千家万户资产安全的公募基金而言,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是 AI 应用的绝对前提。实践中,各家公募机构正积极构建严密的防护网。天弘基金建立了贯穿源头、过程、决策的全链条多层次管控体系,通过数据溯源、「双轨验证」 等手段,确保 AI 结论的可靠性,且复杂判断和关键决策必须人工介入。

  诺安 AI 平台则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该平台通过统一网关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数据过滤与操作审计,结合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敏感级别的数据采取差异化防护策略。针对业务敏感数据,严格限定使用内部模型进行处理,从数据流转到模型应用全链路规避安全风险。」

  展望未来,AI 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应用图景将如何演变?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描绘了愿景:「AI 赋能有望将人们从信息搜集、数据整理等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最宝贵的时间和脑力集中在真正的价值创造上——识别关键矛盾、作出清晰判断。」

  德邦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 AI 应用仍处于探索时期,未来有望在构建垂直领域大模型能力、AI 与投研方法论的融合、跨机构数据协作等方面全面升维。

  易方达基金在 AI 人才储备上的实践值得借鉴,其团队中具备 AI 投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占比已超过 90%。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表示:「只有技术实现、业务理解与合规意识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金融 AI 创新。」

  这场技术变革的终点将是人与技术的共同进化——AI 与基金经理的博弈与共赢,将持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是助手更是诤友 AI 入场 「挑战」 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我们不会轻易被 AI(人工智能) 取代,但很可能会被率先使用 AI 的人取代。」 一位头部公募机构人士对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这折射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对人工智能潮涌的思考与布局。

  今年以来,DeepSeek 等大模型火爆出圈,不仅席卷科技界,也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场 「AI 落地应用竞赛」。喧嚣之下,一个核心问题亟待解答:这究竟是一场迫于压力的技术跟风,还是一次源于内在的破局重生?

  《证券日报》 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业内人士发现,业界答案高度一致——AI,早已不是一道 「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 「必答题」。比较有趣的是,对于尚未完全摆脱明星基金经理 「依赖」 的公募基金行业而言,AI 如今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 「挑战者」 角色。而且,从双方 「对战」 案例结果来观察,AI 与基金经理的 「良性博弈」,正成为抬升整个行业投研能力基线的关键力量。

  内在需求驱动

  驱动公募机构纷纷拥抱 AI 的,并非技术光环,而是破解行业深层痛点的迫切需求。正如天弘基金相关人士所言:「AI 不是跟风,而是破局。」

  在兴业基金看来,资产管理行业高度依赖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对先进的 AI 技术有着极大需求。

  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进一步阐释了这种需求的紧迫性:「近年来,行业面临着效率提升、风险控制、服务创新等多重挑战,传统业务模式亟待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通过 AI 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推动流程自动化,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天弘基金这样服务数亿客户、管理万亿元资产的机构而言,AI 的驱动更为具体。该公司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坦言:「传统模式下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高,这是典型的 『规模不经济』,AI 让公司实现了 『智能规模化』,用技术把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服务能力,而不是让规模成为包袱。」

  事实上,这种由真实业务需求驱动的创新,源于持续数年的深耕。博时基金自 2018 年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起,便前瞻性地布局 AI,并于 2023 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诺安基金早在 3 年前就开启了 AI 技术的沉淀之路;兴业基金则在 2021 年就开始建设基于 NLP(自然语言处理) 技术的智能投研平台,并于 2023 年推出自研的 「兴小二」AI 债券交易机器人。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公司对 AI 的布局始终基于真实业务需求驱动,是注重实效的战略选择。」 博时基金智能因子配置系统自 2022 年投入应用以来,在核心股票池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便是技术赋能价值的明证。

  AI 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随着 AI 逐渐渗透至基金公司的投研、营销、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条线,基金投研能力不断升级。这体现在两方面:AI 既是赋能增效的 「助手」,也是挑战固有思维的 「诤友」。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过度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模式面临严峻考验。AI 的应用,为破解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参考路径。

  在主动管理领域,AI 是得力助手。天弘基金旗下的 TIRD 平台 (天弘智能研究及决策系统) 和弘思大模型,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从产业链异动识别机会;中欧基金基于深度学习的利率预测模型,在拐点预判上展现出可量化的优势;德邦基金自研的 「海纳百川」 大模型聚合平台,支持实现多模型并行调用,辅助投研人员快速处理数据信息。

  不过,AI 这位可靠的助手,有时也会与基金经理 「唱反调」。

  「AI 决策信号与基金经理判断相悖的情况确实存在,这正是 AI 的价值所在。」 天弘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在今年 3 月份机器人概念火热时,TIRD 平台基于多维度模型发出过热预警,这种 「不一致」 最终帮助投资团队规避了风险,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保护。

  AI 促使基金经理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审视那些可能被人类直觉或经验忽略的潜在风险与机会。这种 「人机博弈」 并非对立,而是协同进化的开始。上述天弘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这种 『人机博弈』,是提升投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 『AI+HI(人类智慧)』 的最佳体现。」

  在被动投资领域,AI 则化身为 「效率提升工具」。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借助大模型强大的推理与代码生成能力,可高效支持策略回测流程,例如辅助完成固收指数组合的分层抽样构建及回测分析,实现被动组合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盛况之下,亦有隐忧。当 AI 这把 「利器」 愈发深入行业核心时,数据安全与模型可靠性便成了必须严守的底线。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目前的 AI 模型仍然存在数据泄露、合规风险、模式未充分验证等问题,这也是行业共识。」

  兴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是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多源异构数据普遍存在口径不一、更新不同步、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叠加数据延迟或缺失,极易引发 AI 模型分析偏差,导致误判与决策失误。另一方面,金融数据高度敏感,涉及客户隐私、交易行为等,如何在保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跨系统数据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肩负普惠金融使命、关系千家万户资产安全的公募基金而言,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是 AI 应用的绝对前提。实践中,各家公募机构正积极构建严密的防护网。天弘基金建立了贯穿源头、过程、决策的全链条多层次管控体系,通过数据溯源、「双轨验证」 等手段,确保 AI 结论的可靠性,且复杂判断和关键决策必须人工介入。

  诺安 AI 平台则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诺安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介绍:「该平台通过统一网关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数据过滤与操作审计,结合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敏感级别的数据采取差异化防护策略。针对业务敏感数据,严格限定使用内部模型进行处理,从数据流转到模型应用全链路规避安全风险。」

  展望未来,AI 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应用图景将如何演变?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向 《证券日报》 记者描绘了愿景:「AI 赋能有望将人们从信息搜集、数据整理等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最宝贵的时间和脑力集中在真正的价值创造上——识别关键矛盾、作出清晰判断。」

  德邦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 AI 应用仍处于探索时期,未来有望在构建垂直领域大模型能力、AI 与投研方法论的融合、跨机构数据协作等方面全面升维。

  易方达基金在 AI 人才储备上的实践值得借鉴,其团队中具备 AI 投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占比已超过 90%。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表示:「只有技术实现、业务理解与合规意识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金融 AI 创新。」

  这场技术变革的终点将是人与技术的共同进化——AI 与基金经理的博弈与共赢,将持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是助手更是诤友 AI 入场 「挑战」 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73)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三星电子开始年度高管调整 卢泰文已被任命为联席CEO

三星电子开始年度高管调整 卢泰文已被任命为联席 CEO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美俄被曝闭门会谈,欧洲要求参与!匈牙利外长:欧盟领导层对俄乌冲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美俄被曝闭门会谈,欧洲要求参与!匈牙利外长:欧盟领导层对俄乌冲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人形机器人工业化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 ETF 易方达 (159530) 助力把握产业未来发展机遇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利好来了 这类新能源车正式纳入政府采购!(附股)

利好来了 这类新能源车正式纳入政府采购!(附股)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沃尔玛财报即将出炉,假日季前消费风向引关注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 月 21 日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美联储哈马克警告:进一步降息会引发广泛风险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商务部最新发声!「望荷方尽快采取实际行动」

商务部最新发声!「望荷方尽快采取实际行动」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美股 AI 行情进入 「换挡期」? 华尔街三季度频繁调整科技股筹码

2025 年 11 月 21 日
OpenAI正式上线ChatGPT群聊:最多可邀请20人,AI参与头脑风暴

OpenAI 正式上线 ChatGPT 群聊:最多可邀请 20 人,AI 参与头脑风暴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三星电子开始年度高管调整 卢泰文已被任命为联席 CEO
  • 美俄被曝闭门会谈,欧洲要求参与!匈牙利外长:欧盟领导层对俄乌冲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人形机器人工业化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 ETF 易方达 (159530) 助力把握产业未来发展机遇
  • 利好来了 这类新能源车正式纳入政府采购!(附股)
  • 沃尔玛财报即将出炉,假日季前消费风向引关注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 月 21 日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