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1 日,国内期货市场豆粕主力合约价格再度上行,上午收盘报 3042 元/吨,较 5 月中旬 2861 元/吨的前期低点已上涨超 6%。
近日玉米价格也重拾涨势,11 日早盘期货主力合约最高报 2382 元/吨,近一月最大涨幅也达到 3.5%。
成本上行压力下,近日饲料企业也纷纷宣涨。据博亚和讯消息,受部分饲料原料价格变动影响,新希望六和、海鼎、久久和牧、中慧、玖瑞、大威农、沂和宣布饲料普遍上调 50 元/吨。
在 2024 年末跌至低位后,今年玉米、豆粕价格呈现整体震荡回暖走势,对饲料价格形成支撑,也直接影响了下游养殖成本。
回顾今年玉米市场走势,卓创资讯玉米分析师张文萍称,2024 年 10 月份新季玉米集中上市至今,全国玉米均价整体呈现先窄幅反弹后下探再涨的走势。新季玉米上市初期,价格跌破多数农户心理预期,农户惜售情绪加重,出货积极性下降,供应阶段性收紧,玉米价格窄幅反弹。但入冬以后气温偏高,玉米储存难度大,部分产区玉米霉变增加,11 月份开始农户售粮积极性提升,但因玉米供应以水分偏高的潮粮为主,影响贸易商及下游企业建立库存,玉米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承压下跌。
2025 年一季度,下游企业及贸易商建库需求提升,而基层农户售粮进度偏快,玉米供应偏紧,玉米价格再度上涨。4 月份至 5 月上旬,产区贸易商出货积极性一般,需求稳定,供应面继续支撑玉米价格上涨。5 月中旬开始,产区贸易商对后市信心减弱,玉米出货积极性提升,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为主,玉米价格涨幅盘整为主。
张文萍提及,据调研了解,目前产区多数地区农户及贸易商玉米库存少于往年同期水平;但下游企业玉米原料库存较上一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增幅较为有限,部分饲料企业玉米库存较去年同期翻一番。下游加工企业持续亏损,开工率或下降,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的消耗量;同时随着小麦、玉米价差的缩小,小麦在饲料生产中的优势提升,饲料企业对小麦的关注提升。
综合来看,后期玉米需求存减少预期,但玉米仍有刚需支撑。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玉米供需关系或有缓和,但供应面支撑明显,预计 6—7 月份玉米价格或仍有上涨空间。
不过,当前行业人士对豆粕价格走势仍不乐观。
卓创资讯豆粕分析师王文深认为,从供需情况看,豆粕整体以供大于需为主,2024 年由于需求端低迷,叠加国内供应端较为平稳,因此价格整体震荡下行。2025 年以来供需变化较为高频,主要原因在于海关大豆通关检疫时间的收紧和放松不确定,叠加中美关税问题再度升温,使得整体供需变化较快,阶段性的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在 4 月表现最为明显,5 月下旬开始,供需紧张情况开始缓解后,现货价格开始走弱。
展望未来,首先美豆产区天气较为平稳,播种较为顺利,因此美豆期货价格预期短期低位震荡,对国内豆粕成本端的影响较为有限。国内市场看,6 月以后的大豆到港量逐步减少,7 月预估 950 万吨,8 月预估 850 万吨,供应压力逐步缓解,但整体仍处于高位,供应端对价格形成中性偏空的影响;需求端多数观望,没有增库的意愿,因此豆粕现货价格后期或逐步走低。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