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下调 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此次调价距离新车上市不足一个月,从 8 月 12 日上市时的 26.95 万元降至 25.95 万元,降幅达 1 万元。该车型作为特斯拉当前续航最强车型,CLTC 续航里程达 830 公里。
两个月前,特斯拉中国曾宣布 Model 3 部分配置涨价 1 万元;而二季度推出的新款 Model Y 上市定价同样上调 1 万余元,此次 Model 3 的降价也形成了短期价格反转。
降价背后是特斯拉当前面临的销量压力。

吴典/摄
根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累计 30.4 万辆,同比下滑 6.3%,成为新能源市场零售销量前十厂商中跌幅最大的企业,新能源销量前十厂商同期平均同比增幅达 33.6%。
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在中国市场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正在不断缩小。比亚迪、蔚来、极氪等厂商在多价位区间持续发力,尤其在智能驾驶、车内舒适性及本地化服务领域不断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
7 月 Model 3 零售销量仅为 9851 辆,过去半年其累计销量 9.4 万辆,占特斯拉中国总销量的 31%,在全品类汽车销量排行榜中位列第 18 位,这也意味着特斯拉中国销量核心在于 Model Y,同期其累计销量近 17.7 万辆,排名全品类第三位。

张力/摄
不仅中国市场压力凸显,特斯拉海外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8 月 28 日发布的数据,尽管今年 7 月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增幅,特斯拉在欧盟却遭遇 「黑色七月」,销量同比下滑超 40%,连续第七个月呈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欧盟市场纯电动汽车 7 月销售量同比上升 39%,但特斯拉仅售出 6600 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 11465 辆。
在大本营美国市场,特斯拉虽然地位尚未动摇,但市占率下滑明显。
美国汽车杂志 《凯利蓝皮书》 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美国纯电动车市场上排名第一的依然是特斯拉,销量为 27.16 万辆,但同比下滑 11%,且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 50.1%降至 44.7%。
销量疲软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总收入 224.96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低于市场预期的 227.4 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 166.61 亿美元,同比下滑 16%,这也是自 2012 年以来特斯拉单季营收的最大跌幅。
多重压力之下,特斯拉试图以价换量。先是 8 月 19 日,仅在中国市场上市的 Model Y L,起售价 33.9 万元,低于此前市场传闻的 40 万元。
同时,在今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CEO 马斯克明确表示,计划于 2025 年年底前推出 「平价汽车」——即 Model Y 新版本。
(国际金融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