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闫峰峰 每经编辑|陈柯名 吴永久 向江林
2025 年 9 月 18 日,集友股份宣布将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 1048 万股 (占总股本 2%)。集友股份所减持的股票,是公司 2024 年两次回购计划中的一部分。
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发现,集友股份的此前两次回购计划的回购比例合计达 6.04%,均精准抄底,且实现了较大盈利,综合浮盈超 2 亿元,而第二次回购计划的浮盈更是达 207%,明显跑赢同期大盘表现。
集友股份在业绩和股价低迷时果断回购,市场回暖后适时减持,可以算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个经典案例。不过其当前仍然面临业绩压力。
公司最高减持 2% 股份 两次回购计划曾精准抄底
根据集友股份公告,公司计划自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026 年 4 月 19 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 104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2%。
公司公告表示,减持原因是公司回购股份的目的已实现,为了根据 《回购报告书》 的用途约定,完成回购股份的后续处置,所得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本次减持股份价格与回购股份价格的差额部分将计入或者冲减公司资本公积,不影响公司当期利润,不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此次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 2024 年两次回购计划中的一部分。公司在 2024 年共发布了两次回购计划,第一次回购计划发布于 2024 年 2 月 6 日,在 2024 年 2 月 6 日~2024 年 4 月 30 日期间共回购了 1860 万股,占总股本 3.55%,交易总金额为 10064.72 万元,回购均价为 5.41 元/股。
第二次回购计划发布于 2024 年 6 月 7 日,在 2024 年 6 月 14 日~2024 年 9 月 5 日期间共回购了 1309 万股,占总股本 2.5%,实际回购金额为 5017.37 万元,回购均价为 3.83 元/股。两次回购的目的均是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两次回购计划共回购了 6.04% 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该两次回购计划发布时,市场正处于低迷时期。如第一次回购计划发布的前一天 (2024 年 2 月 5 日) 是上证指数近 6 年的最低点,第一次回购计划发布的次日是同花顺微盘股指数的最低点。第二次回购计划发布的前一天是同花顺微盘股指数的重要低点,彼时微盘股刚刚经历一场下跌。可以说集友股份的两次回购计划均实现了精准抄底。
集友股份回购操作不仅实现了精准抄底,也获得了显著的投资回报。
集友股份的股价在其第二次回购实施完毕之后,总体处于震荡上涨态势,而其股价也在 2024 年 8 月 8 日 (第二次回购期间) 见到近 8 年低点 3.42 元,第二次回购完毕约一年时间,最高涨至 13.07 元,较低点最大涨幅达 282%。
而公司两次回购的股份,也实现了较大盈利。以 9 月 20 日收盘价 11.75 元计算,其第一次回购的浮盈已达 117%,第二次回购股份的浮盈已达 207%;公司所有回购股份综合浮盈约为 147%,浮盈金额约为 2.2 亿元!
上市以来 2024 年首次亏损 当前仍面临业绩压力
集友股份于 2017 年 1 月上市,主营业务为包装印刷品及电化铝的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包括烟用接装纸、烟标、社会包装印刷品等。
官网截图
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发现,集友股份 2024 年股价的低迷,伴随着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司在 2024 年实现净利润-7245.81 万元,是其上市 8 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在公司 2024 年面临经营压力时,事后来看,其回购操作确实起到了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
虽然近一年集友股份的股价表现较为强势,但其仍然面临业绩压力。2025 年上半年,集友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1.04 亿元,同比下降 63.38%;实现净利润-138.71 万元,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下滑,公司解释为本期卷烟包装印刷业务营业收入减少及上年度处置子公司造成合并范围减少。
那么集友股份未来的业绩情况会如何?公司是否正采取措施改善业绩?公司的回购和减持是否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对此,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发送邮件采访了公司,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邮件。
需要注意的是,集友股份此次减持计划并非终点。公告显示,公司两次回购累计持有 3169 万股,占总股本的 6.04%。本次减持完成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最少仍有 4.04% 的股份。根据公司此前规划,这些股份将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12 个月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并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3 年内完成出售。
总体来看,集友股份在业绩和股价低迷时果断回购,市场回暖后适时减持,不仅实现了巨额投资回报,也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提供了思路与借鉴,可以算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个经典案例。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闫峰峰
编辑|陈柯名 吴永久 向江林
校对|金冥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